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3-11-10 14:04:04

汪德隆(2) 顺海与顺钦

                                 汪德隆(2)

                           顺海与顺钦

    汪渭泉的父亲汪行汉生于道光丙申年(公元1836年),他与妻子程氏一生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长子顺海(汪渭泉)一个是次子顺钦(汪老允),但在汪家、在南观,村上村下一直以兄弟俩的昵称顺海和顺钦称呼之。
    其实,汪家兄弟俩很早就跟着父亲外出闯荡了。古时,汪村百姓子女长大出路主要有四条:其一是读书成才,称之为“唯有读书高” 。其二是出门当学徒,是“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惯例。其三是学门手艺,信奉“买田买地,买不了手艺”。其四是种田务农。但这四条路都离不开识书字,有文化。汪渭泉的父亲在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这样教育诱导着他们,他常对两个孩子说:“念点书,识点字,会打算盘,就是种田吃饭也不会被人欺。”由于父亲的调教,顺海、顺钦兄弟俩在上私塾时,学习成绩都非常了得,打的算盘又快、又好、又准,搞得私塾先生曾经两次让其父汪行汉少交两担稻,作为对兄弟俩学习的奖励。
    父亲汪行汉非常崇尚“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古训,所以两个孩子私塾毕业后,都跟着他外出经商,而父亲外出经商的主要项目就是绩溪瀛洲汪家的绝活制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绵千年鼎盛明清三百年的徽商。到清光绪二十年,这位汪家第八十三世孙行汉已经带着大儿子顺海(汪渭泉)和小儿子顺钦(汪老允)在郎溪、梅渚、定埠、张渚等地开办了多家酱园、南北杂货店等,在苏浙皖边界一带颇有声誉。
    汪父眼看着顺海(下称汪渭泉)和小儿子顺钦(下称汪老允)兄弟俩在自己身边一天天长大,兄弟俩在他的精心指导下逐渐成长起来,已成为酱园和南北货店的真正当家人。随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汪父先后为两个儿子百里挑一娶了两房媳妇。那时,汪村自古有种风俗“襁褓配对”,用溧阳人的话说就是“箩窝里配亲”。出生于清同治辛末年正月廿的汪渭泉与同出生于清同治辛末年四月二十九日的程氏就配了“箩窝亲”但不幸的是程氏于光绪己巳年(1879年)六月初八(是年9岁)不幸生病去世。成年后的汪渭泉与继配胡氏结婚。
    汪渭泉和汪老允这对亲兄弟成家后,逐渐挑起了父亲原先的家业,而在父亲汪行汉的眼中,这两个孩子自小聪颖过人,俗话说,一山不能有二虎,要拓展业务,要更好地发挥他们两人的聪明才智,只有让兄弟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创业渠道,才能让他们的事业有成。老谋深算的行汉注意已定,兄弟俩必须有一人离开他创业的基地。当眼下最辣手的难题是让谁离开?让谁去发展?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老父亲此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元宵节一过,人们嘴中的甜味还没消失,村头村尾的爆竹硝烟还没散尽,汪村南观的汪渭泉父亲就急匆匆把分别躺在媳妇热被窝里舒服的两个儿子叫到汪宅大院,父亲把压抑在心头多时的发展观念和拓展思路和两个儿子一一表明,两个儿子一致同意父亲的打算,并争先恐后提出愿意到溧阳发展。父亲先让小儿子汪老允表态,小儿说:我到了溧阳,一定会把溧阳的酱园和南货店打造成和郎溪梅渚的一样,威震苏南和皖南。大儿汪渭泉一字一句慢慢地说,我没有其它本事,到了溧阳,我会先走走看看,了解市场行情,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力争在梅渚“汪德源”的基础上把溧阳的“汪德隆”早日办起来。他的话音没落,老父亲此刻已把装在口袋里的准备给兄弟两“抓阉”的纸乌龟捏了个稀巴烂,他的声音犹如洪钟,一字一句对汪渭泉说,溧阳就你去吧,那边的事一切有你办!(待续)




http://img.jsly001.com/attachment/Mon_2311/4_80165_aa380e92ff30f83.jpg?125

http://img.jsly001.com/attachment/Mon_2311/4_80165_18592ccc1d41f51.jpg?99

http://img.jsly001.com/attachment/Mon_2311/4_80165_efe755df2cc6141.jpg?20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德隆(2) 顺海与顺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