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查看: 2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溧城街道] 汪德隆(23) 大朝奉程宗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4-1-27 06:3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德隆(23)   

                          大朝奉程宗钰


    前文汪德隆的后代汪福郁念及当年汪德隆的朝奉程宗钰,对于这个名字,我很小时就听在协兴昌当会记的父亲说过,也许大家都是主管财务,双方店面又近,故彼此熟悉。
    在民国年代或更早的年代,朝奉是当铺中的一个职位,具体所要负责的事情主要负责填写当票验物定价。宋朝官阶有朝奉郎,朝奉大夫,明、清则常称盐店、典当店员为朝奉。徽州方言中称富人为朝奉。苏、浙、皖一带也用来称呼当铺的管事人。著名学者胡适是徽州绩溪人,他在晚年口述的自传中也提及徽州的朝奉。当年“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各地大多数的当铺是徽州朝奉所开,人们渐渐习惯了一进当铺门就开口叫“朝奉”。后来,朝奉索性成了当铺掌柜的统称,不论是否徽人开的买卖,一概冠之以朝奉。
    说到汪德隆的朝奉,据史料和老者回忆,在汪德隆1903年诞生到1956年公私合营止,共有四位知名朝奉,人称汪德隆四朝奉。他们是程宗钰、戴定俊、章本立、胡志仁。可惜这民国年代四位朝奉均已仙逝。其中:戴定俊(柜台业务主管)1912年出生,15岁学徒,1982年退休,1995年去世;章立本(糕点大师)1910年出生,13岁到汪德隆学徒,1986年回到老家绩溪,曾带一徒弟福明(音);胡志仁,1956年公私合营后回家。
    上述汪德隆四位朝奉中,最有名气、最得到汪德隆老板信任和看重的,莫过于大朝奉程宗钰了。据程宗钰老人的后代告诉我们:1982年,溧阳县商业局组织人员撰写《溧阳商业志》,而汪德隆又是这部商业志中的重要部分,商业局领导经充分酝酿,决定请程宗钰写汪德隆的商业史,随写信给绩溪老家的程老先生,那时程老已经83岁的高龄,身体也有病,接到溧阳商业局的信后,非常高兴,抱病日夜赶写汪德隆的历史回忆,经三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撰写,并打包邮寄给了溧阳县商业局。谁知事后老人多次写信给溧阳商业局,询问收到没有,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老人怕有意外,忍着病痛,又把原稿重新誊写了一遍,再次寄了过来,但溧阳商业局一直没有答复,直到老人一年后去世。从中可见老人办事的认真和敬业精神。
    程宗钰是安徽绩溪仁里人,出生四个月父亲就去世。14岁时就随二哥来到汪德隆当学徒。学徒三年,天不亮就起来扫地,倒尿壶,抹桌椅,干杂活,一直要干到晚上。那时,在汪德隆酱园,不论冬夏,要用手在大缸里翻腾,许多缸酱,必需从上到下翻腾一遍。当学徒的他根本上不了柜台,只能在干活时,偷偷学、偷偷看。后跟着时任店经理的胡作霖学珠算、学记账、学经营,爱店如家,成为店里的骨干。尤其是在抗战初期,在店面被日机炸掉一半,炸死两名职工的艰难时刻,他用这半爿店面,坚持营业,救了店,使汪德隆老板特别感激。
    程宗钰在汪德隆有几位亲如兄弟的好朋友,一位是胡志仁,一位是戴定俊,他们三位都是绩溪老乡,一起住在汪德隆的阁楼上。几十年中,都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关系好得犹如亲兄弟。胡志仁还写了一手好字。程宗钰的儿子在回忆父亲时说:父亲在溧阳生活了一辈子,在劳动工作之余,读了不少书,也买了不少书籍字画,有康熙字典、四书、芥子园画谱、颜体原拓字帖、胡适文存、独秀文存、红玫瑰杂志、还有许多申报月刊、一些医书、药书、会计书籍等等。他从18岁开始记日记,摘抄往来信札,有好几十年,用毛笔工整书写。只可惜父亲胆子小,在文革开始的破四旧时,统统烧光。
    从汪德隆汪序伦的长子汪福钰和程宗钰的儿子程干桐的记忆中,都说到了当年这位汪德隆大朝奉留给他们难忘的记忆:他生活很有规律,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一生没有不良嗜好和坏的习惯。他一年只回家一次,那时交通不便,土匪横行,行李被抢走,有时不得不走回家,路上甚至要走十多天。他非常孝顺他的母亲,他每年冬季要宰一头整羊,请厨师烧好,装在一个瓦罐里,冻上了,请信客带到老家让母亲品尝,因为他老母亲特别喜爱吃溧阳的羊肉。(待续)




1966年程宗钰退休回到老家与家人合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45576  苏ICP备20210455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

GMT+8, 2024-5-20 11: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