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查看: 6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溧城街道] 汪德隆(15) 汪德隆 打酱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3-12-10 05:4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德隆(15)

                                          汪德隆 打酱油

    到了我们这一代,在我幼小而稚嫩的记忆里,“汪德隆”与“打酱油”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因为晚清溧阳人就有了汪德隆,就有了酱园,从而就有了打酱油的地方。可以说,生活在码头街我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尤其是我们,都是吃着汪德隆的酱油长大的。出生并成长在民国年代码头街的父亲和母亲,由打酱油而相识,由打酱油而结亲,后来有了我们,我和我的弟妹们继续在汪德隆打酱油。
    然而,眼睛就这么轻轻地“霍闪”了一下,几十年过去了。永远记得这是1989年的春夏之交,在汪德隆干了一辈子的大舅舅去世。灵堂设在码头街汪德隆南货高柜这边破旧的二楼,楼梯楼板走上去“叽嘎”作响,随着人来人往楼板的上下震动,躺在灵床上的大舅的遗体也不断晃动着,似乎大舅没死还活动着。大舅头边桌子上就放着两瓶大舅亲手制作的他的最爱——原汁原味汪德隆虾子酱油。
    提到原汁原味,往往就直指汪德隆酱油,因为从晚清到五十年代初,汪德隆的酱油完全是原生态的黄豆酱油,但1953年国家对粮食、油料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制酱改用豆饼为原料,以面筋干、豆饼加盐酸高温,经纯碱粉中和,成“鲜汁”酱油,也叫化学酱油。汪德隆的原生态酱油和化学酱油,虽然口味有异,但都叫“打酱油”,可以说,当年溧阳周边县市、乡镇绝大部分都打汪德隆的酱油,这一切都说明,“打酱油”一词是由汪德隆而产生,由汪德隆而引起,由汪德隆而延续。
    令人难以想到的是汪德隆“打酱油”一词,应该说是口头禅,竟然成为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疯狂传播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出口成章是“打酱油”,遇事就是“打酱油”、著文立说也是“打酱油”,等等等等。不禁心里暗暗思忖,汪德隆酱园的“打酱油”怎么会一下子遍及全国?以前的酱油都是零卖零买的,自己拿着瓶子到汪德隆低柜这边,师傅拿出酱油不同规格的大小勺子 ,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多少,这就叫打酱油。
    而现在网络用语:网络上不谈其它,不谈敏感话题,啥都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一种在天涯十分流行的对现实无奈的术语,道义上强烈关注某事,行为上明哲保身,受压抑的轻微呼喊,上下都能接受的行为,属于"非暴力不合作"幼稚阶段的行为。这么汪德隆“打酱油”一下子变成这种滋味了呢,让人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
    鲁迅有一首小诗:“运交华盖欲何求(酱油!),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飘过!),漏船载酒泛中流(打错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早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流传着哥的传说……)。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哥是打酱油的!)”。哟呵呵,我们小时候三天两头到汪德隆“打酱油”居然还有如此大的学问?
    当我把我们三代人在码头街汪德隆“打酱油”的故事讲给朋友和网友听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问:这句“汪德隆,打酱油”是什么时候的俗语啦?我说,奶奶嫁到码头街就有啦,少说也有百十年了吧?!朋友听罢,大吼一声,那么全国网络流行语“打酱油”始发者肯定是溧阳人,始发点毫无疑问是码头街汪德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45576  苏ICP备20210455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

GMT+8, 2024-9-21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